我們追求的,往往不是適合自己的,
而是我們以為「應該」成為的樣子。
從小到大,我們被教導要乖巧、有禮貌、守規則。
家庭賦予我們的價值觀、長大後社會給的框架
默默塑造著我們成為的模樣。
所以很多人會說:「我想變得像誰誰誰一樣。」
卻很少有人問自己:我真正喜歡的樣子是什麼?
很有趣的現象是
很多人內心嚮往的形象,其實和她真正的特質剛好相反。
外向的人想追求穩重,
溫柔的人想要氣場強大,
理性的人想更浪漫。
但如果你的外在與內在不一致時,
內心就會產生矛盾。
▌色彩,是一種能量
我以前其實從沒想過,
原來穿錯顏色真的會讓整個人氣色變差。
那時候的我,只要看到喜歡的就買。
每次出國飛行回來,行李箱都塞滿新衣服。
但那些衝動購物的戰利品,很快就被打入冷宮,塞在衣櫃最裡面
因為穿起來總覺得哪裡怪怪的。
衣櫃越買越滿,卻總覺得沒衣服穿
有些顏色很流行,但穿上卻讓氣色更黯淡。
理解個人色彩系統,才發現
色彩,其實是一種能量語言。
每個人天生都帶著屬於自己的色彩 DNA,
只是我們太習慣看別人,適合這個、適合那個
卻忘了 #看自己 。
▌風格,是妳內在氣質的外化
你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嗎?
看網紅、模特兒們穿的衣服很美,
但買回來,自己穿上卻覺得哪裡怪怪的?
建立形象的過程才發現,
找到適合自己的風格,它更像是一場 #重新認識自己 的旅程。
當你理解自己的色彩與風格,
就不再焦慮別人的眼光,也不會再盲目追逐流行。
知道如何能展現自然的魅力。
▌有依循的搭配法則,是為了更自由地表達
很多人覺得穿搭沒有規則,
但其實當你了解規則,才能更自在地打破它。
就像想成為音樂家要先學音階,
想當畫家,理解光影就可以創作出更動人的畫面。
風格也是一樣的,你必須先懂它的脈絡,
才能創造屬於自己的自由。
你會知道哪些顏色能襯托氣色、哪些剪裁能修飾比例、哪些材質能展現特質
風格最終不只是穿搭
更是了解自己的過程。





